所谓双证教育,就是“学历证书+技能证书”的教育模式。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,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对实用人才的需要,提升民办院校(包括民办中等职业学校)毕业生的就业力,“学历证书+技能证书”并举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。这种模式一般出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职业院校中,学生毕业以后,既可拿到象征教育层次的学历证书,又可拿到代表技术水平的技能等级证书。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获得中专或大专学历的同时,可以考取电子商务师证书、网络编辑员资格证书、速录师资格证书等;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汽车修理工资格证书等。
但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,一些在校大学生(包括大专和本科)也开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。如《我们该如何引导大学生》中学习食品工程专业、咨询营养师资格证书的那个“他”,就是明显的例子。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或者是面临毕业的大学生,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呢?我的建议是12个字:“专业相关,志向趋同,层次相符。”首先是专业相关,所选择的证书要和自己的专业有所关联,如广告策划类专业的可以考取商务策划师证书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可以考取人力资源管理证书、心理学类专业的可以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等,在考取证书过程中受到专业的培训,是可以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的。其次是志向趋同,就是说所考取的证书要和自己将来的职业取向一致,但前提是在校期间要努力提高职业取向方面的专业知识,再拿证书作为自己的专业证明。后是层次相符,这个很简单,就是不要考那些虽然听起来比较高级、实际上和自身情况差距很大的证书,如大学生考什么“某某职业经理人”证书,没有太多意义。
对于那些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信心、对自己的兴趣没有发现的大学生,我不建议盲目考证。所说的“证”不压身,我认为是资源浪费。还不如静下心来思考或者向专业人士咨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。而且有的培训认证费用高达数千元,远非大学生所能接受。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资格培训双证教育类似问题答案